最新招聘

西北工业大学2025年全球人才交流会诚邀您!(新加坡、中国香港站)

2025年02月16日 16:55  

西北工业大学即将开展2025年新加坡、中国香港全球人才交流会。诚邀高校或研究机构教师、学者、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读研究生等莅临参会,面对面与我校教师交流,深入了解学校学科平台,咨询洽谈引进相关事宜。

第一场 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2月27日(周四)上午10:00-12:00

地点:LT426,Level 4,SDE3,4 Architecture Dr, Singapore 117566

第二场 南洋理工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2月28日(周五)上午10:00-12:00

地点:LT29, SS2-B1-16, Basement 1, South Spine, 50 Nanyang Avenue, Singapore 639798

第三场 香港理工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3月3日(周一)上午10:00-12:00

地点:香港九龙红磡香港理工大学钟士元楼AG710

第四场 香港城市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3月3日(周一)下午16:00-18:00

地点:香港九龙塘达之路香港城市大学李达三叶耀珍学术楼1507

第五场 香港科技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3月4日(周二)下午16:00-18:00

地点:香港九龙清水湾香港科技大学(HKUST) Academic Building Room 2306 (accessible via lifts 17 and 18)

第六场 香港中文大学人才交流会

时间:3月5日(周三)上午10:00-12:00

地点:香港新界沙田区香港中文大学何善衡工程学大楼SHB_1027

报名参会

欢迎有意参加活动的学者扫描以下二维码报名参会。我校将根据报名人员情况在交流会活动现场准备茶点。

引才学科领域

引才学科领域包含工学(力学、机械、光学、材料、动力工程及热物理、电气、电子、信息、控制、计算机、建筑、化工、交通运输、船舶与海洋、航空宇航、兵器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软件、网络安全等)、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新兴交叉学科等。

引才岗位

引才岗位包含讲席教授、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翱翔海外学者、准聘教授和准聘副教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等7大类。具体要求如下:

1.讲席教授引领国际科技前沿,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取得标志性科技成就;一般为享有很高社会声誉和广泛学术影响力的战略科学家。

2.领军人才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前瞻性和引领性研究,取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做出重要贡献;一般为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级领军人才。

3.青年人才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40周岁。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一般为在所从事领域获得国际国内较高学术成就的优秀青年人才,且具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

4.翱翔海外学者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40周岁;原则上应有3年以上连续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尚未回国或回国工作未满1年;符合我校相应学科准聘教授岗位学术标准;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具备成长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的潜力。

5.准聘教授和准聘副教授准聘教授年龄不超40周岁,准聘副教授年龄不超35周岁;满足相应岗位学术标准。

6.博士后(特别资助博士后常规博士后)取得博士学位3年内。特别资助博士后年龄不超32周岁,且达到助理教授学术水平;常规博士后年龄不超35周岁。

7.专职科研年龄一般不超45周岁;符合学院、课题组制定的岗位学术标准。

人才交流会咨询

联系人:王华老师 15389291939、王菲老师17791958551

座 机:+86-029-88460620

邮 箱:rcyj@nwpu.edu.cn

引才政策咨询

1.讲席教授、领军人才、青年人才、翱翔海外学者

+86-029-88495803 rencaiban@nwpu.edu.cn

黎老师15802907598 王老师15201595735

2.准聘教授和准聘副教授、专职科研

+86-029-88460620 rcyj@nwpu.edu.cn

韩老师18209221366 崔老师13909206926

3.博士后(特别资助博士后常规博士后)

+86-029-88460733 boshihou@nwpu.edu.cn

张老师13468920222 耿老师17791808226

学校简介

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

2001年进入“985工程”

2017年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学校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发起高校,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大贡献奖”的唯一高校。

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37000余名,教职工4100余人,占地面积310余万平方米。

25个学院和1个生命科学与医学学部

72个本科专业

3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12个ESI前1%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物理学、地球科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环境学/生态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4个ESI前1‰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

形成了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人文社科学科群和交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人才。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无人系统等7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据不完全统计,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33万多名校友中,有5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67位将军,63位两院院士。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

创新引育机制,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不断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适应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完善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实施“翱翔人才计划”,构建特色化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持续提升青年教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实施“翱翔团队计划”,通过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精准支持,促进团队“培育大人才、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产出大成果”。学校汇聚了一支由全职两院院士10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50余人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及一大批行业领域专家、型号总师等国家级专家。

强化科研创新,科技贡献突出。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建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场地。学校现有国家和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200余个,国家级平台24个。学校建有分析测试中心,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研究型、公共服务型平台,提供简单顺畅、科学准确的分析测试服务。学校科研经费足,保障强。学校扎实推进有组织科研,2024年度全校科技经费超过65亿元,居全国前列。科研项目渠道多,项目足。2024年获批亿元级科研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项目总数超过370项。学校深度参与了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载人航天等国家重大专项的科研攻关,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

学校强化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在《Nature》《Science》《Cell》等顶级期刊持续发表原创性成果。国庆60周年、建军90周年阅兵中,整个无人机方队由我校自主研制生产,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国庆70周年阅兵中,我校无人机再次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2024年,学校牵头6项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五。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工业大学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不断完善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创新的评价体系,持续构建特色化阶梯式人才培育体系,努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氛围,不断提升人才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2025年诚邀海内外广大青年才俊选择西北工业大学,展青云之志,任九天翱翔,和学校一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一条:2025年西北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启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