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

张伟伟

2016年11月29日 14:57  点击:[]

张伟伟,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流体力学智能化国际联合研究所所长。

200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学士学位,2004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西北工业大学流体力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2-2013年公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2012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7年获得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2019年获得空气动力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入选陕西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9年入选国家级领军人才计划,2021年获陕西省“西迁精神传承人”称号。

主要从事智能流体力学、气动弹性力学和飞行器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单自由度颤振诱发机理的新见解,揭示了分离流中结构振动“锁频”现象的诱发机理,提出了低风险颤振预测方法及系统,对飞行器气动弹性高效分析与设计、故障模式分析、试验验证以及控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提出了适用于复杂流动模拟的若干高精度空间格式和高效求解方法,并建立了一系列数据驱动的湍流模型和非定常流体动力学模型。发展了数据驱动的流固耦合降阶方法,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行器和发动机叶片排气动弹性高效、高精度分析与设计系统。2019年6月联合了国内外多所研究机构,成立了“流体力学智能化国际联合研究所”,并任所长,探索人工智能与流体力学的深度融合,解决当前流体力学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2022年在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指导下,推动成立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和智能空气动力学专业组。近年紧密围绕当前流体力学研究中的核心科学和重大应用问题,在流体力学理论、模型和方法的智能化,流动信息特征提取与多源数据融合的智能化以及多学科、多物理场耦合建模与控制的智能化等方面开展长期深入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致力于建立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又具有应用价值和前景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

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863计划(3项)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0余项,研究有力支撑了我国航空、航天、兵器等十多个单位40多个型号的研制,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在PAS、JFM、AIAA J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多年连续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受邀做大会/特邀报告40余次。

在教学方面,负责建设本科生课程“非定常流动与流动控制基础”和研究生课程“流固耦合力学基础”及“智能空气动力学”。曾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吴亚军奖教金、校优秀研究生导师。现指导硕博士研究生30余名,指导学生亲力亲为,促其尽早接触学术前沿,支持大胆创新。近年指导的研究生中有20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3人次获校“研究生标兵称号”,多人获得省/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已有多名毕业生成为985高校的教授和副教授。

在社会兼职方面,现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理事长,智能流体力学产业联合体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流固耦合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空气弹性力学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智能空气动力学专业组主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数学力学专委会委员。任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天空气动力研究院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工业气动院计算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飞行器体系贡献度与综合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任Associate Editor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Advances in Aerodynamics。任空气动力学学报副主编;应用数学与力学,航空科学与技术,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实验流体力学等期刊编委;航空学报,气体物理,航空工程进展等期刊的青年编委。任航空学报智能专刊(2021)执行主编,力学学报英文版“智能流体力学”专栏(2021)执行编委,POF“智能流体力学”专刊(2022)的客座编委,航空科学与技术“智能航空“专辑(2023)执行主编。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学校办公楼A330

电话:029-88460219;88494328 邮编: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