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英坚持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牵引,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品课程打造、教学成果凝练、科教融合深化,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和科研奖励18项,培养了7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90%的毕业生进入国防单位,三分之一毕业生成长为主任设计师、结构副总师等领军人才。
一、守正创新,争当示范
赵美英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30多年来坚持每年为本科生讲课,年均课堂理论教学超90学时,她先后主讲“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等多门本科生专业核心课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等研究生专业课。先后主持陕西省教改项目3项,领导教学团队开展了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新模式探索,指导建成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和精品课程5门,打造了“飞机设计专业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她所编写的教材获国防科技优秀图书奖,开发建设的国家精品课程及MOOC等教学资源,在线学习超14万次,在国内高校和科研厂所中应用广泛。她提出的“基于飞机结构实物的案例式教学法”和“现场课-理论课协同教学法”,在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1所高校推广应用。
赵美英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3项。她带领教学团队经历三十年坚守,三代人传承,持续探索航空工程设计类专业核心课教学新途径的教学成果,荣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躬耕教坛,潜心育人
赵美英以培养国防科技创新拔尖人才为目标,率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她结合飞机结构实物提出了思政元素融入的案例式教学法,从击落敌机残骸、砥砺奋进的航空史和重大航空型号的研制进程中挖掘思政素材融入专业教学,构建以“航空报国”家国情怀和“大国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课程思政体系,深受学生好评。“赵老师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在课堂上能把抽象的理论具像化阐述,让同学们能深切感受到画面感,让我萌生了从事飞行器结构强度设计研究工作的初始想法”。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副总师白春匀表示。
她聚焦航空领域人才需求,积极培养研究生,并鼓励学生毕业后进入航空航天科研厂所工作,助推航空产业发展。赵美英共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70余名,90%的毕业生进入国防单位,三分之一成长为主任设计师、结构副总师等领军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实现了对国内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研发单位结构专业总师的全覆盖。
三、科教融合,航空报国
赵美英面向航空科技前沿与重大型号研发需求,坚持“扎根国防、科技创新”的科研基调,致力于航空器先进结构设计及工程应用科研工作。作为总师单位骨干成员,她全程参加某型号飞机的研发,获得军方高度赞赏,项目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美英在国内较早开展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分析相关研究,她先后主持参加国家级预研、基金项目10余项,其成果在中航工业相关院所、中国中车等单位型号中长期广泛应用。科研成果获2004年国防科学技术奖,200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22年陕西高校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2022年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7年以来,面向新一代飞机设计新需求,她带领一支以国家级青年人才为代表的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复合材料等方面研究工作。她牵头建设西安市航空器先进结构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丰硕的的研究成果,在包含Composites Part B在内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2024年获航空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
赵美英积极推动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支撑青年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所带的研究生发表顶级期刊论文30余篇,获全国复合材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1项;获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一、二等奖2项;近三年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6人,一等奖学金10余人,获评校级研究生模范导学团队。50余人次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超材料力学大赛、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