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强以潜心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营造创新引领、团队协同的学术文化,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淡泊名利的献身精神。在教学上兢兢业业、诲人不倦,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在科研上严谨认真、锐意创新,坚持“四个面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支撑空天动力技术发展;在工作中恪尽职守、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服务国家空天动力重大工程,为推动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不忘初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何国强始终以提升我国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水平为己任,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需求,他瞄准国际前沿,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学术价值塑造和创新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师生精诚合作、紧密融合的队伍,建设成了一支“敢打硬仗、勇担科技强国建设重担”的科技创新团队。
团队先后培养了国家级人才8人次、省部级人才5人次,并先后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他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专题论坛、学术沙龙和专题报告会等形式,营造学生崇尚先进、学术自由、锐意创新的学术环境,倾心指导学生、教学相长,亲自参与研究方案的制定、技术途径的研讨和试验工作,使学生们感受其人格的魅力、学识的博深、思维的敏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陶冶科技强军、爱国奉献的情操。
何国强培养的一百余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在军队、科研院所的核心技术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30余位毕业生成长为相关领域专家,为航天强国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攻坚克难,助力我国航天动力自立自强
何国强勇于开辟新领域、领跑新赛道,他敏锐地发现空天飞行器是未来国际航天大国竞争的新焦点,适用于空天飞行器的组合动力则是取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
他带领团队从零开始空天飞行器组合动力研究,提出了火箭变参数与精细化燃烧调控的新思路,构建了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模态融合工作模式。他将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紧密结合,在飞行器动力总体、结构、控制等专业方向培养了多位“总师型”人才。
在2022年7月4日,作为总负责人,何国强牵头成功完成了西北工业大学“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发动机宽域飞行演示验证,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为后续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高加速机动飞行任务导致的发动机解体故障,何国强带领团队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创新发展了一系列地面模拟实验装置,实现了发动机烧蚀/剥蚀环境的天地一致性映射,形成了重大型号发动机结构完整性故障问题的解决方案,为我国多个重要型号发动机的燃烧不稳定抑制和高效燃烧提出了技术途径,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勇担重任,凝聚全国力量勇攀动力技术高峰
何国强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作为固体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他构建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成功典范,带领实验室连续四次获得评估优秀。在军民融合领域,他创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建立新型研发机构高效运行机制,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技成果转化。
在智能飞行器动力领域,他担任某动力技术专家组组长,组织全国优势力量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旗舰样机研制。他还担任了国家层面多个重要专家组成员和行业组长,深度参与了多个重大专项任务规划制定与实施,为我国空天动力领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础推进发展,创新引领未来。面向新时代,何国强及其团队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心系星辰大海,薪火相承永不息,充满激情地为航天事业奋斗,为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推动国防科技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何国强将带领团队继续坚持“顶天、立地、育人”的科研价值取向,追求极致,继续紧密结合顶天立地育人的教学科研实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