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海外优秀人才引进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新“三步走”战略构想落实落地,2月26日至3月5日,由侯成义副校长带队,学校相关学院(研究院)及职能部门,先后赴新加坡、香港等地高校访问并启动2025年度学校全球引才工作。

学校共召开6场人才交流宣讲会,通过前期认真部署、精准动员、广泛宣传,吸引了300余位学者参加,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在每场交流会上,人力资源部详细介绍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基础教育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并着重讲解海外人才的引进支持政策;相关单位负责人着重介绍本单位科研平台、学科优势及个性化引才政策;部分依托我校成功获批国家级人才项目的海外引进教师现身说法,详述入职前后的亲身经历及学校学院支持情况,消除参会学者顾虑。

侯成义对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特别提出了选择西工大的“三个好”。一是平台好。学校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和“985”建设高校。学校国防军工特色鲜明,系统集成能力强,同时,近些年来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基础研究能力持续提升。青年教师无论是作基础研究,还是基础结合工程应用,学校都有平台和渠道支持保障。学校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培养了诸多总师,拥有一大批杰出校友和行业、领域专家,能够为人才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二是保障好。青年学者入职后,学校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事业编制及高级职称)、高端的科研平台、充足的科研经费、顶尖的基础教育资源等,二级单位还有个性化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全方位支持教师发展,促进教师成长成才。三是氛围好。“公诚勇毅”校训和“三实一新”校风一直是西工大人的真实写照和精神追求。学校始终秉持“千方百计帮助教师成功”的理念,学校、学院、团队都能尽最大努力帮助和支持青年人才发展,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生态。最后,他诚挚地邀请广大海外学者,关注西工大、相信西工大、加入西工大,和全校师生一同在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2地、6场、19单位、300余学者现场参与,行程饱满、成效显著,加深了海外学者对学校的了解,进一步畅通了沟通渠道。人力资源部和相关学院将紧盯人选、逐人沟通、确保落实,巩固引才成效。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区总部,侯成义与泰晤士高等教育大中华区资深董事李慧在新加坡进行会谈。李慧介绍了泰晤士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对世界主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大学国际声誉在过去五年实现了大幅度跃升,但与中国经济对世界贡献相比仍有较大进步空间。侯成义介绍了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的重要进展,以及近年来围绕“天下工大、世界三航”远景目标和“127”目标开展的全球引才工作和绩效评价改革开展情况。双方围绕提升全球引才效果、高校绩效评价改革趋势和制约中国大学国际声誉提升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在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侯成义与国际关系副教务长杨杰圣进行了会谈。杨杰圣详细介绍了SUTD建校路径选择和在跨学科开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的探索实践。他指出,SUTD高度重视与中国大学的合作,期待未来能够和西北工业大学开展更多合作。侯成义重点介绍了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和“翱翔四海”学生短期交流项目,欢迎SUTD优秀毕业生加盟西工大,共同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中新未来友好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双方就建立长期校际合作关系、签署合作协议达成一致,并计划进一步拓展“翱翔四海”项目,增加学生双向交流合作。会面加深了两校间的相互了解,为未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微电子学院院长马炳和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谈。

在香港理工大学,侯成义与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协理副校长王钻开进行了深入会谈。会谈中,双方共同回顾了近年来在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合作情况,围绕推进双方合作走深走实进行了深入研讨,就进一步拓展“3+1+1”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及博士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达成了共识。双方表示,期待进一步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两地高等教育的共同繁荣。香港理工大学工学院院长文效忠、内地合作总监陆海天、我校航天学院院长黄攀峰、动力与能源学院院长刘存良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谈。

会后,学校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荣誉学衔专家聘任仪式,正式聘任温志湧教授、倪萌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两位教授均表示,将在前期扎实的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学生培养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尤其是为学校的人才引进贡献力量。

侯成义副校长还与我校在香港理工大学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在了解学生生活情况后,侯成义提醒同学们多多注意在外期间的人身安全,指出希望同学们利用宝贵的在香港学习交流机会,积极与香港理工大学师生进行交流,争取高质量完成本科毕业设计项目,早日毕业。

访问期间,侯成义一行还先后拜访了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教育处,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教授、新加坡国家科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刘小钢,访问了南洋理工创新机器人技术中心、新加坡国家智慧转换实验室,和香港理工大学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实验室,并与新加坡工程院院士Lihua Xie教授、Gan Woon - Seng主任和香港理工大学温志湧教授深入沟通交流,精准推介了学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后续的科研合作、学生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王菲 含笑延奇 审核: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