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典型

【在我们身边】施瑶:潜心科研筑海防,春风化雨育英才

2023年05月19日 16:2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落实学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展现我校教职工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形象。本年度党委教师工作部面向全校征集优秀教职工先进事迹,通过【在我们身边】栏目,集中展示各岗位教职工的典型事迹,形成学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良好局面。

1D48D

个人简介:施瑶,1988年生,中共党员,现为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12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留校任实验技术岗教师,2022年9月由副研究员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作为自主水下航行器创新团队技术骨干,主要从事水下无人装备总体设计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西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入选第三届特殊领域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陕西高校第五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西北工业大学翱翔新星人才计划。

攻坚克难,矢志科研

作为一名献身海防事业的科研工作者,施瑶瞄准海洋强国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水下无人装备总体设计、跨介质航行器复杂动力学机理及新型降载方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了无人作战平台的发展以及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的提升。

同时,施瑶依托自主水下航行器科技创新团队,主动参与翼身融合滑翔机、超大型UUV等多个重点项目的立项论证、工程方案制定、数值仿真计算等工作,积极参加湖海试验验证工作,知难而上、毅勇前行,相关结论为滑翔机、超大型UUV等项目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近五年,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创新特区重点项目、基础科研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在OE、POF、力学学报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48篇,其中SCI检索34篇,授权/受理发明专利38项。

1F6A2

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

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身为一名致力于服务学生的教育工作者,施瑶始终坚持做到为学、为事、为人相统一,把立德树人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在黄震中教授、徐德民院士等老一辈模范教师的熏陶下,施瑶继承并发扬了他们潜心育人的精神品质,立志为新时代我国水中兵器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他深知以身立教的重要性,认为优秀的教师应该以高尚的品格感染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激励学生立志成为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的国家栋梁。在任职本科班主任和研究生导师期间,他立足自身岗位,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潜心育人,希望可以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了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施瑶根据学生特点,因人而异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同时,他会定期组织交流,主动询问学生的近况与想法,对生活困难或压力过大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或心理疏导。他十分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希望借此可以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时,他认真检查学生的报告并批注详细的修改意见,特别叮嘱学生要注重文本细节,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他所带的本科班级(03121702班)荣获五四红旗团支部,班级中四人保送研究生,两人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生,指导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次荣获校级优秀论文,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多人获得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国家奖学金及专项奖学金。

1F6F7

指导的研究生科技创新作品在美国参加RoboSub竞赛

科教融合,为国育才

在提升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施瑶对科研育人也有了更深的体会,注重在课外科技活动和学术科研项目中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格局,激励学生树立“立大志向、上大舞台、入主战场、干大事业”的意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利用专业优势与团队平台,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科技竞赛和学术沙龙等,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完备的试验条件,他将本科生和研究生组织在一起,形成本研互助的科研模式,鼓励学生在本科阶段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帮助本科生提前了解和适应学术研究。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时,坚持学术与实践并重的培养理念,经常带领学生参与实验室和外场的高速入水及多体出水测试,让学生感受到学术研究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魅力,并指导学生自行设计试验装置与方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他认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可以让学生独当一面,他会适时安排学生进行学术汇报、项目对接、出差交流等,锻炼学生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能力。一些已经走进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表示,非常感谢当年施老师的悉心培育,正是因为施老师的指导,使他们在工作后很快具备了独立承担重要工作的能力。

结合五年来实验室实践育人的工作经验,施瑶总结出提升学术氛围、完善实践平台、明确学科特色以及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多元化培养路径,探索了一套适合内陆涉海高校工程应用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为推动一流海洋人才队伍培育提供了参考。

1B59C

带领学生在试验现场一线

身为科研工作者和青年教师,施瑶表示自己在西工大、在航海学院、在“自主水下航行器”团队的培养下迅速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并继续厚植红色烙印、蓝色情怀,牢记科技报国、海洋强国的使命,聚焦“国之大者”,发扬“十年磨一剑”的奋斗精神,为国家装备技术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供稿丨航海学院


上一条:【在我们身边】葛潇琛:让青春在实践教育中绽放靓丽色彩

下一条:【在我们身边】孟宪龙:科研创新促发展,科教兴国育人才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学校办公楼A330

电话:029-88460219;88494328 邮编: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