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典型

【在我们身边】教研路上的辛勤探索者——程塨

2023年06月08日 16:4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落实学校《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展现我校教职工阳光美丽、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形象。本年度党委教师工作部面向全校征集优秀教职工先进事迹,通过【在我们身边】栏目,集中展示各岗位教职工的典型事迹,形成学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良好局面。

18044

个人简介:程塨,1984年生,我校自动化学院长聘教授。2013年10月毕业于我校自动化学院,留校任专职科研岗教师,2018年7月破格由副研究员转为研究员,后因科研成果亮眼破格转入专任教师序列,2022年9月被聘为长聘教授。3年3获顶级国际学术奖,3篇论文入选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连续3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一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技术成果被多家单位多批次采购,应用于多个重要任务。

以生为本,教学相长

教书育人,以生为本。毕业留校后,程塨因科研成果突出,由专职科研岗位转入长聘教授岗位,更多地承担了教书育人重担。他始终秉承“严谨治学、亦师亦友”的育人理念,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强调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推进,在治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

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程塨始终严格要求学生严肃对待学术、认真精进学业,定期召开交流研讨,并点对点给予大家指导建议。每次修改学生论文,从内容到标点符号,他要求每一个细节都严谨规范、精益求精。从白天到晚上,甚至熬夜到凌晨5点,他孜孜以求,只为指导学生写就一篇高质量论文。在日常生活中,程塨经常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都会找他倾诉并寻求帮助。他也俨然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知心老大哥”。

深究教法,师生相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程老师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硕博士生各自的学术特点,有侧重点地进行培养指导。对于硕士生,他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大家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等活动;对于博士生,则是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他常鼓励大家瞄准领域痛点、难点问题深入钻研,努力提出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冲击相关领域的顶级期刊和会议。

对于从小怀有参军报国之志的程塨而言,正是西工大服务国防军工的崇高使命,使他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得以另辟蹊径、最终梦圆。“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程塨的言传身教之下,大批学生“立大志向、入主战场、上大舞台、干大事业”,积极投身国防科技领域就业,在612所、航天四院、航天一院等科研院所去挥洒青春、砥志研思、逐梦苍穹。

18422

聚焦前沿,潜心学术

瞄准前沿,步履不停。在聚焦学术前沿中,程塨秉承着甘坐“冷板凳”的精神,默默耕耘,潜心基础科学,投身顶级科研。

为攻克遥感影像智能解译这一关键技术,程塨及其团队聚焦国际学术前沿,针对研究难点,围绕高精度、高效率遥感影像目标检测与识别等方向持续开展创新性研究,十年磨一剑,终于成功实现由“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肯定,并发表在了遥感领域TOP期刊IEEE TGRS 2016(一作,谷歌学术引用1387次)、多媒体领域TOP期刊IEEE TCSVT 2018(通讯)等,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先后获2023年度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最高影响力论文奖(IEEE GRSS Highest Impact Paper Award)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2021年度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最高影响力论文奖(IEEE GRSS Highest Impact Paper Award)等奖项。同时,程塨还得到了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Ilya Sutskever教授,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前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Josef Kittler教授,“谷歌大脑之父”Andrew Ng教授等百余位院士和IEEE Fellow的积极评价和高度认可。

44791

砥砺应用,行稳致远

研用一体,勇攀高峰。针对平台智能化发展面临的服务信息不完整性、任务边界不确定性等典型挑战,程塨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显著提升了平台智能化水平。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2021年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年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201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等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成果被航天四院17所等单位10余批次采购,应用于多个重要任务;相关成果还应用于中电54所等单位,取得了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沉心静气,行稳致远。正因程塨能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始终不急不躁、专注科研,才得以有所获得。在他看来,科研人必须要认真严谨,论文中的文字表达和实验结果要准确无误,工程应用中的每个细节要“死抠到底”,拥有强大的定力和自我驱动力,才能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征程上锚定前方,乘风破浪。

2418F

供稿丨自动化学院


上一条:【在我们身边】高永胜:创新精进,育人致远

下一条:【在我们身边】吕震宙:做有温度的航空筑梦人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学校老图书馆412办公室

电话:029-88460219;88494328 邮编: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