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典型

【在我们身边】李勇:四十春秋甘奉献,立德树人守初心

2025年01月09日 16:30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2024年,学校首次选树了20名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周年及以上,坚守育人一线,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高尚、爱岗奉献,在推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学校2024年“立德树人奖”获奖教师——电子信息学院李勇。

个人简介:李勇,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从教41年。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和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等教育教学奖励和荣誉12项,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20余人。主要从事雷达和通信信号处理、无线电导航和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等领域研究,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2015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16年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奖、2022-2024年获学校首届立德树人奖、师德标兵和最满意教师等荣誉称号。

一、坚守讲台不懈怠,热爱教学守初心

李勇主讲本科生课程6门、研究生课程3门,年授课学时超过200学时。作为首席教授,他负责的“数字信号处理I”是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核心课,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在教学中,他秉承“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自己参与国家重点军工科研项目的经历,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学好本领报效国家。通过科研经历中艰苦的攻关过程,培养学生面对未来挑战坚韧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在专业课教学中,他积极倡导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团队负责人,他带领团队积极进行专业课教学改革,在学校教改项目支持下,在全校率先开展了专业课综合考核试点,提出并实践了“课堂+作业+慕课+口试+笔试”的综合考核模式,该模式中口试环节可以独立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实践效果表明,学生综合成绩优秀率保持在30%以上,不及格率下降。

他运用“物理概念为中心”的先进教学方法,把枯燥、生涩和难懂的专业课讲的概念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学水平得到学生和同行的好评和认可。2022年本科生网上评教综合评分98.61分,师德师风评分98.68分,研究生评教非常满意率89%。

2018-2024年分别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2022-2023年分别获西北工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和“本科生最满意教师”、“研究生最满意教师”等荣誉。

二、不忘使命职责,潜心科研育人

针对我国新一代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急需,李勇及其科研团队近20多年一直从事机载雷达和无线电导航领域的技术研究,在机载雷达信号处理领域形成了深厚的研究基础,主持承担了国防重点预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等科研项目40余项。

他带领团队教师和研究生20余人深度参与了某型飞机的机载雷达预研和型号研制,与中航工业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及联合攻关,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款复杂目标探测与测绘机载雷达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以第一完成人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励。

李勇表示,这些科研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参与学生的努力和辛勤付出,学生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得到锻炼,专业知识和独立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50余名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商飞、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工业、华为和中兴等国防军工院所和大型骨干民企,成长为所长、副总师、科研带头人和技术骨干,彰显科研育人突出成效和西工大“总师育人文化”精神内涵。

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发表SCI科研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本。

三、牢记育人宗旨,心系学生成长

大学教育的真谛是: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李勇指导已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120余人,80%就职于军工研究所、部队、大型骨干民企和高校等单位。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公益和国际交流,营造团队积极向上、矢志报国、追求真理、努力成才的良好氛围。实验室中20余名学生分别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项目和学校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分别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等进行联合培养。

博士生阮丽华在校期间连续两年获国家奖学金,2016年公派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20年获墨尔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生梁森毕业后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2022年冬季下班途中面对一名落水女青年的危难时刻,他义无反顾勇敢跳入水中,奋力救起落水青年。他舍己救人先进事迹为西工大争光添彩,受到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表彰和嘉奖,入选2022年度“航天科工感动人物”。

在学生眼里,李勇既是一位严肃认真、严于律己的老师,也是一位和蔼可亲、关爱学生的长辈。他时刻关心每一位学生,始终把学生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实验室曾有一个学生患有严重的身体疾病,家庭困难,作为导师,他为学生治疗在西安各大医院奔走,并多次捐款,为学生的身体治疗和身心康复献出一片爱心。






上一条:【在我们身边】潘泉:师生相长,为国奉献

下一条:【在我们身边】范玮:矢志教书,潜心育人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学校老图书馆412办公室

电话:029-88460219;88494328 邮编: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