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典型

【在我们身边】孙浩:坚持与传承——从乡村教师到国家名师

2025年11月13日 15:12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2025年,学校选树了20名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周年及以上,坚守育人一线,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高尚、爱岗奉献,在推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学校2025年“立德树人奖”获奖教师——数学与统计学院孙浩

个人简介:孙浩,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教39年,现任中国运筹学会博弈论分会理事长、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专业、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育教学奖、陕西省教学名师奖、陕西省师德标兵等奖励和荣誉。参与出版教材9本,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重点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博弈论及其应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60余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发表相关科研论文80余篇。

  孙浩从一名偏远乡村教师成长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在每次人生的十字路口都坚定地选择了教师职业,“爱职业、爱教学、爱学生”已扎根其内心。从教39年,长期在教学一线辛勤工作,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善待每一个学生,深受学生喜欢。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教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获评陕西省师德标兵、宝钢优秀教师奖、霍英东教学教学奖、陕西省教学名师奖、西工大优秀党员、本科生和研究生最满意教师、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一、情系三尺讲台,开展教学创新

  孙浩讲授过高等数学和概率论等13门课程。三尺讲台就是他的人生舞台,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是他的人生大戏。在学院教师紧缺时,他勇于承担教学任务,从早到晚连续上8节课,有一次严重感冒,在讲台上仍坚持“以高分贝”授课,下课后再也发不出声音,只能书写回答学生问题,后经医生诊断为“严重咽喉炎导致失声”。

  他长期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建成了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随机数学”省级教学团队和“统计学”省级一流专业。参与出版教材(译著)9本,其中1本荣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重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

二、构建科研育人模式,培养基础学科创新人才

  为了培育优秀的数学基础研究人才,孙浩秉持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织牢底子、搭好台子、扶稳梯子”科研育人模式,帮助学生树立“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韧精神,培养能“坐得住、钻得进、研得深”的数学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研究生在GEB 、IJGT、EJOR等高水平期刊发表80余篇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文章。

  所在科研团队曾获评学校科研育人团队,学校优秀导学团队,他培养的学生中,1人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及江苏省“双创博士”称号,1人获学校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1人获陕西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二等奖,1人获中国运筹学会首届运筹新人奖。近五年,他指导的6名博士生在荷兰多所大学获得联合培养双博士学位,另有6名博士生正在荷兰进行双博士学位项目联合培养。

三、构建数学建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培养拔尖人才

  孙浩长期深耕我校大学生数学建模创新教育工作,他牵头打造的校级数学建模竞赛,被学生亲切誉为“五一数模节”。如今,这一赛事已成为五一假期校园里最美的风景线,更孕育出西北工业大学独有的数学建模文化。团队荣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8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高教社杯1次,继清华和浙大之后,西北工业大学成为全国第三所同时获得美赛特等奖和国赛高教社杯的高校,培养了一大批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

  在数学建模创新实践教育过程中,他提出了“基础为本、实践为魂、素养为翼”的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并践行了“基础-实践-素养”融合发展的“二三三”大学生数学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出“实践引兴趣,兴趣带学习,学习提素养,素养促发展”的创新人才培养经验,该成果受益学生达10余万。成果被同行评价为方案设计科学,目标明确,内容先进,特色鲜明,创新性强,实践效果显著,处于国内同类成果领先水平,在高等院校中具有普遍推广价值。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下一条:【在我们身边】翟正军:矢志空天报国,潜心立德树人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学校老图书馆412办公室

电话:029-88460219;88494328 邮编: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