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典型

牛卫宁:持之以恒,玉汝于成

2020年07月02日 10:24  

一个大专生能否成为博士、教授?

一个曾经的“问题少年”能否实现科研梦想?

牛卫宁的经历给出了答案 

 

勤学苦练,涅槃重生

“牛卫宁当上教授了,还是西工大的教授!”听到这个消息,高中同学们都一脸惊愕,“这是当年那个留着长发的古惑仔吗?”牛卫宁自己也感慨万分,回首高中时光,他逃课、玩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最终上了一所大专,毕业后到一家药业公司做技术员。日复一日、简单机械的工作中,他问自己: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还能实现年少时的梦想——做一名科学家吗?牛卫宁下定决心:改变,从现在开始。他开始准备考研,重拾起荒废已久的专业书籍。最难的是英语,因为他大专时没有学过英语,于是把一本英语词典翻来覆去地背。词典快被翻烂了,他也终于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生。

“现在许多青年教师为了‘双一流’的共同目标和各自的人生目标在奋斗着,相比我而言,各位青年教师的起点更高、基础更好,只要有奋斗的自信和行动,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定能实现目标!”

科研之路,道阻且长

和大部分教授不同,牛卫宁的专业背景很“杂”——求学阶段的学科从农学到理学,再到工学,研究对象从动物到植物,再到微生物,但这也造就了他宽泛的知识面,使他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都可以顺利开展。

最大的困难出现在博士后出站后、在西北工业大学工作时研究方向的确立上。牛卫宁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是我想要的科研吗?这种科学研究可持续吗?有意义吗?焦灼的考虑让牛卫宁几乎天天彻夜难眠。最终,他选择了科研梦想和整个职业生涯,放弃了原有方向,确定基础研究方向为细胞硫代谢、能量调控和肿瘤发生机制。

开始阶段,他没有团队,没有平台,没有任何研究积累,想要取得一点微小进展都极其困难,3年里尽管每天平均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没有任何科研产出。他心里很清楚,既然做出选择,就要坚持下去。2014年,第1篇原创性论文终于发表了,牛卫宁捧着论文读了一遍又一遍,直至热泪盈眶。

确定并稳定了自己的基础研究方向后,牛卫宁开始思考如何将生物学的理学基础研究融入到西工大的工科大背景下,促进生物学与工学的交叉创新。结合自己博士期间生物化工的工学背景,以及现在的基础研究方向,他确定了应用研究方向为生物绿色合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及医用蛋白质。经过3年的发展,牛卫宁团队和企业联合在高新区建立了“分子酶学工程”校企联合中试实验室,主要用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培养,以及生物技术科研成果转化。截止目前,横向科研项目转让已经超过了150万元。

牛卫宁说:“真正的科学需要从基础的研究到基础应用的研究再到技术的研发,是一个全链条的、系统性的过程。要做好科技创新,没有技术科学,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在,牛卫宁团队已经拥有博、硕士研究生10余人,持续稳定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他本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陕西省工业科技攻关项目2项,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近年来在Antioxid. Redox Sign. (封面论文)、JBC(入选“自然指数”期刊)、MedChemComm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成果多次被Chemical Reviews,Science Advances,eLife等顶级期刊正面引用和评价。授权发明专利4项,转化2项。通过生物催化法合成的原料药腺苷蛋氨酸已经上市销售,5种医用诊断酶已经完成技术转让,产品在医院广泛使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各1项。

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牛卫宁讲授3门本科生核心课程——《动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2门研究生课程——《抗体工程与抗体工程药物》、全英文课程《Advanced biochemistry》,指导本科生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iGEM)设计竞赛中获铜奖。他一直把科学家精神、家国情怀等和课堂知识、学术指导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

有一次,牛卫宁坐校车。旁边一位同学忽然问他:“老师,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话语中的消极情绪让牛卫宁上了心。他和这位同学聊起来,了解到他遇到一些打击,对自己前途一片迷茫。一路上,牛卫宁都在和学生交流。他讲自己 “问题少年”的经历,讲自己在众人都不相信的情况下成功考研,讲自己科研路上的挫折和打击,讲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这一条校车路,成了牛卫宁的育人路。下车时,这位同学已满脸笑容,对牛卫宁说:“谢谢老师,我已经想明白了。我会努力积极面对生活。”等学生走后,牛卫宁才发觉忘了询问这位同学的姓名和所在学院,没法进一步联系询问他后面的情况。这也成了牛卫宁心中的一个遗憾。

“我深刻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我感谢西北工业大学,感谢生命学院,给与我机会,实现了自己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梦想。”

资料来源:生命学院 

 

学校2019年职称评审工作历时75天,坚持遵循“严格把关,评审从严,标准从高”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强化过程管理,严格工作程序。生命学院牛卫宁是本次职称评审工作中晋升教授的老师之一。

 

上一条:王明明:传道授业解惑,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一条:代洪华:脚踏实地,学海泛舟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学校办公楼A330

电话:029-88460219;88494328 邮编: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人力资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