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典型

【在我们身边】刘波:三十七载为师路,初心不改育英才

2025年11月06日 14:38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2025年,学校选树了20名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周年及以上,坚守育人一线,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高尚、爱岗奉献,在推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学校2025年“立德树人奖”获奖教师——动力与能源学院刘波

个人简介:刘波,动力与能源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教37年。先后讲授本科生课程8门、研究生课程6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百余人。曾获学校本科最满意教师荣誉称号。培养国家级人才3人、型号总师、副总师5人,2名博士获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最高学生奖励“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2人获得首届和第四届“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创新奖”,2人获西北工业大学学术之星。

一、授业解惑、立德树人

  刘波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始终以高标准践行育人使命。他先后讲述本科生课程7门、研究生课程6门,累计指导本科毕设100余人、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人。教学成果广受认可,曾多次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奖教金、并获评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最满意教师称号。他培养的陈云永、茅晓晨博士先后获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奖励“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彰显出扎实的育人成效。

  为进一步延伸国防人才培养链条、拓宽育人辐射面,他积极参加学校招生办公室、中国航空学会、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招生宣讲与科普讲座活动。期间,先后赴8个省、自治区的数十所中小学,生动宣传“三航报国、动力先行”的理念,把热爱国防、投身国防的教育种子撒播进莘莘学子心中,并希望为我国三航事业持续储备心怀家国、志向坚定的后备力量。

  他十分注重思政教育。在课堂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始终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们在艰苦条件下攻坚克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他结合顾松芬院士和发动机专家吴大观的感人事迹,串联中国三航事业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过程,给学生深入分析所学专业对国防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他积极鼓励学生以热爱国防事业为人生目标、以报效祖国为远大志向。

  在教学过程中,他十分注重讲课效果,提倡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他系统总结教学方法,结合自身科研和本学科前沿领域国内外最新进展,辅之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观摩教学、实验室课堂、研讨课堂、学生上讲台、举办专题技术讲座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近年来,针对很多研究生新生缺乏航空宇航学科背景的现状,他对教案和教学手段做了大量改进工作,增加了前序讲座等环节,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知,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科学指导、素质育人

  针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导致人才创造性不足、应变能力薄弱的局限,他在研究生科研指导与教学实践中,始终将“鼓励独立思考”作为核心方向。一方面,他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营造宽松开放、畅所欲言的学术氛围,让团队既充满凝聚力,形成互帮互助的合作氛围;另一方面,在论文研究中,他仅把握整体方向,不过度干涉学生的具体研究思路,以此锻炼学生独立自主的科研能力。

  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他也格外注重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主动关心他们的学习进展、日常生活与成长困惑,着力破除师生间的距离感、增进亲切感。他将思想道德教育有机融入科研指导与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专业成长中同步提升思想境界,真正实现了获益匪浅。

  他注重兼顾个体差异,结合每位学生的学科基础、思维特点制定引导策略,在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有效激发学生主动质疑、持续探索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从“知识接收者”向“科研创新者”转变。

  以具体科研实践为例,在某项目研究中,他指导学生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围绕研究目标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加工试验件并全程完成实验。过程中,学生遇到实验瓶颈时,他不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针对性提供方向指导,帮助学生自主攻克多项技术难题。最终,该项目于2017年荣获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参与项目研究的4名博士生,在此次获奖名单中位列第3至6名,用实际成果印证了其科研育人模式的有效性。

三、厚植关爱、暖心护航

  当代大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仅靠讲大道理”的传统育人方式难以适配其成长需求,如何精准、有效地培养学生成为教育实践中的重要课题。对此,刘波的破题思路是“以关爱为核心”——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与关怀,不仅在学业上提供悉心指导,更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针对学生面临的实际难题提供帮助:从家庭关系、婚恋困惑,到心理状态、就业方向,再到人际关系,只要学生有需求,他都会尽己所能给予关怀与支持。为更好地帮助有心理困扰的学生,他还专门购买心理学书籍自学相关知识,耐心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及时与家长沟通联动,形成育人合力,最终取得显著成效。

  2018-2022年担任飞动四班班主任期间,恰逢疫情特殊时期。这段时间里,他始终密切联系每一位同学,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家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班上曾有一名同学因学习困难,每学期都有几门课程需补考,他多次与其谈心谈话、耐心鼓励,同时协调成绩优异的同学为其开展辅导。在他的帮助下,该同学顺利毕业并找到满意工作;全部24名同学也全部顺利完成学业,其中17人成功保送或考取研究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育人答卷。

四、英才迭出、桃李天下

在多年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刘波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国家培养造就了一批人才,一些毕业生已成为高校、研究院所等国防领域的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等,其中包括国家级人才3人、总师及副总师5人,博士生曹志远、茅晓晨在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结束后,作为准聘副教授回母校工作,均已获得长聘副教授。培养的2名博士获我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奖励“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2人获得首届和第四届“航空强国中国心教育基金创新奖”,2人获西北工业大学学术之星,1人获中国航空学会优秀硕士论文奖,多人次分别获学校优秀博士论文和硕士论文奖励,7人次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多人多次获国家奖学金。



上一条:【在我们身边】廉保旺:秉烛引路育桃李,科技报国铸栋梁

下一条:【在我们身边】李原:耕耘航空育桃李,潜心一线守初心

关闭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学校老图书馆412办公室

电话:029-88460219;88494328 邮编:710072

西北工业大学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工程院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西北工业大学人力资源部